以前本廚房在吃這樣點心時, 心裏總是個疑問, 到底水煎包跟生煎包有啥差別? 有天我心血來潮去估狗了一下, 才知道它們根本是一家人呢! 估狗裏是這樣說滴:
水煎包的由來已經無法考究、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大陸古早就有、台灣現有的多是大陸自清代流傳下來的福州水煎包及外省子弟於遷台帶來的手藝, 一般來說, 水煎包傳入台灣較久, 經過時代演變, 逐漸成為在地化小吃, 至於生煎包是後來由避内戰而來台之江浙人(尤其是上海人)傳入, 口味較外省化!
生煎包和水煎包的區别:
1. 大小: 水煎包比較大, 生煎包比較小, 水煎包大很多約要咬個3~5口解决, 生煎包則約1~2口即可解决。
2. 皮厚薄: 水煎包皮比較厚, 表面不加芝麻, 兩面煎黄, 扁平像圓柱生煎包皮較薄, 上面有撒上黑芝麻與白芝麻, 僅一面煎焦黄, 較像包子。
3. 餡: 水煎包菜多肉少, 以蔬菜為主高麗菜及胡蘿蔔韭菜等, 有時加蝦米, 生煎包肉多菜少, 以肉為主蔬菜為輔。
這個點心本廚房已做過多次, 但老爺與少爺仍常常想念它的滋味, 三不五時,爺倆就會請我做生煎包給他們解解饞, 本廚房每次都會多做一些, 冰在冷凍庫, 想吃時只要拿出來煎一下就好囉!
食材:(約36個)
麵皮:
1. 中筋麵粉 600g
2. 酵母 3茶匙
3. 冷水 250cc
餡料:
1. 豬絞肉 1.5磅
2. 高麗菜 半顆
3. 蔥 4枝
4. 薑 1 小塊
調味料:
1. 醬油3大匙
2. 醬油膏1大匙
3. 米酒1大匙
4. 鹽1小匙
5. 油蔥酥1大匙
裝飾:(可省略)
1. 黑芝麻適量
2. 蔥花適量
做法:
餡料:
1. 高麗菜切碎, 薑切成薑末, 蔥切成蔥花
2. 碎高麗菜加一小匙的鹽, 攪拌並靜置5分鐘後脫水, 並將鹽水擠出
3. 豬絞肉加入薑末, 蔥花, 脫水高麗菜並加入上述調味料後攪拌均勻
4. 再慢慢加入3大匙的冷水攪拌均勻(這樣會使餡料吃起來更多汁喔)
麵皮:
1. 酵母溶於50cc冷水
2. 將酵母水, 250cc冷水和麵粉攪拌成光滑不黏手的麵糰
3. 麵糰用保鮮膜包起, 靜置30 mins
4. 將麵糰滾成長條
5. 切小塊麵糰, 桿成圓形薄片
6. 將餡料包進小麵皮合起即可
煎熟:
1. 取一平底鍋, 淋上少許油, 將生煎包擺上
2. 加入麵粉水(中筋麵粉 1大匙+300cc 冷水), 這樣煎完後就有又香又脆的脆皮喔
3. 開中火,並且蓋上鍋蓋
4. 煎至底部焦黃
5. 灑上黑芝麻和蔥花裝飾
賢妻良母有交代: 一定要用麵粉水去煎生煎包, 煎好後不但吃到好吃的生煎包而且還可吃到又香又脆的酥皮喔!
老爺食後感言: 我才吃9個, 就說我吃太多了, 真是 @#$%....